名城话廉丨开封:东京梦华廉韵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添加日期:2019-04-16
《名城话廉》栏目,通过梳理中国繁星璀璨的城市,挖掘这些文化名城的人物事迹、文物遗存、文献书籍等,讲述中国城市廉洁故事,展现我们民族所蕴含的清正廉洁、明德至善的文化精神。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建设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
开封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古称东京、汴梁等,有着“汴京富丽天下无”“东京梦华”的美誉。
一
开封四月最清明。
满城春色,踏春巡游队伍沿着宋代御道南行,整齐划一的巡游队伍、五彩缤纷的旗帜、多姿多彩的宋装宋景,成就一幅律动全城的“清明上河”长卷,《东京梦华录》中的繁胜场景再现于眼前。
巡游队伍当中,有一个人不可或缺。只见他身材魁梧,黑脸、环眼,最明显的是,前额中间,突起一钩新月。看到他,人们总会欣喜而亲切地喊出:“老包来啦!”
“老包”,名曰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称颂,从北宋年间,一直流传至今;戏剧里,他“日断阳、夜断阴”,人们亲昵地称他为“包青天”。
人们难以说清,究竟有多少种包公戏,但熟悉他的黑脸,熟悉他额头的弯月印痕,知道他的“三口铜铡”,“龙虎狗,三口铡,百姓高兴奸人怕”……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开封人喜欢的祥符调唱腔,高亢嘹亮,中气十足。这句戏词,也道出了他与开封的深厚渊源,浑然天成。
在古城西南部,有一呈现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湖,开封人称包公湖。包公湖畔,建有两座与包拯有关的建筑:包公祠和开封府。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代,经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宋代开封府以包公打坐南衙著名,重修后的开封府面包公湖而居,与包公祠遥相呼应。
东府西祠,中间碧波荡漾的湖水,恰如明镜,折射着包拯高尚品格、崇高修养和高贵灵魂,上可以鉴青天,下可以察苍生。
在开封博物馆,有一宋代石碑。碑文第三行上首,欧阳修名字的上方,有个鲸鱼般的凹痕,光滑而自然。“鲸鱼”头部冲天,尾部字隐约可见:“……二年三月龙图阁直学士权知。”
人们说,这深深指痕之下,原本是“包拯”二字,早在南宋时,就被爱戴他的百姓“摸”掉了。
这是对他的景仰,也是对公平、正义与清廉的憧憬。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一座无言的碑,镌刻了人生厚度。如今,这些古迹连同包拯清廉正直的精神,已成为包拯留给开封人弥足珍贵的财富。
二
开封,一城宋韵半城水。
黄河流经开封境内,形成著名的“悬河”,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古城之上。
有水患,自然有治水良匠。禹王台公园,有水德祠,奉祀着战国以来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共三十八人。其中,于谦和林则徐为人们所熟知。
于谦在河南十八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只溃决三次,而开封附近一次也没有。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被发配新疆途中,受命督办修护黄河开封段大堤,后人称之为林公堤。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曾以《石灰吟》表述自己的志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3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林则徐始终奉行“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的作风。
能让他们与开封结缘的,不只是治水之功,更是共同的禀质。他们的人生鉴证里,有道德的力量、执着的坚守,有底线之恪守、脱尘之风骨。
水德祠的东墙上,嵌着两通石碑,分别刻着“树木树人”“泽溥山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治水者恩泽的,又岂止是山林?
三
开封,爱民之情贯古今。
考城故地,濒临黄河,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后迁城六次。1954年,兰封县与考城县的西部合并,以二县首字为名,称兰考县。
“公现任上,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职,无却子民一点心。”赞的是清代兰考人张伯行。他为官江南,留下了“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条廉政箴言,穿越时空,经久传颂。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古往今来,清官廉吏,莫不以民为衣食父母,爱民如子。
暮春时节的兰考,泡桐花开,仿佛满树的粉紫风铃,蔚为壮观。
看到泡桐,自然会想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想起焦桐。
1962年冬天,他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全县人民群众,同肆虐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积劳成疾,生命永远定格在42岁。
如今的焦桐,巍然屹立,郁郁苍苍,华盖如云。在如今的兰考,泡桐林已成为护卫古城的绿色屏障。
焦桐旁,是焦裕禄干部学院。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对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视为人生榜样。
学院内有一棵泡桐,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栽下的。如今这棵泡桐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已成为学院的象征。学院自2013年8月14日建成以来,已培训学员10多万人次。
一棵树,立起大写的人生风范,是生命高度的标杆,标注出信仰、担当和精神。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崇高精神,可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包拯在开封府任职,不过一年零三个月。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475天。他们都在开封这方土地上,成就了丰功伟绩。
这,是偶然吗?
我仿佛又看到踏春巡游的队伍,春光无限,活力迸发,既时尚又古典,一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他们脚下的中山路,人称千年中轴线。在开封地底下3至12米处,上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城池,形成独有的“城摞城”奇观。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被考古学家认为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绝无仅有。虽历经洪水战乱、政权更迭,旧城址上屡建屡淹,但屡淹屡建,开封的市中心从未变过,始终以宋都御街为中轴线。
开封人,这般执着,究竟为哪般?
是信念如磐、韧性之坚,恪守人生的底线;是决绝的坚守,什么也压不垮的果敢。(任崇喜)
名人话名城:包公湖水的诉说
算起来,我在开封这座城市已生活了60多个年头,去的较多的,应数开封府和包公祠了,一个是包公为民做主的地方,一个是后人祭祀包公的地方。有时是陪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去的,有时是一时兴起,自己去瞻仰一番。可以说,包公是廉洁开封的名片之一,“开封有个包青天”,每个人听到或看到这句话,都会忍不住哼出那段熟悉的旋律,“铁面无私辨忠奸”也会顺口而出。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包公的故事早在宋代就开始流传了。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权知开封府仅一年零三个月,反倒是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务时间更长些。据传世的《包拯集》统计,在其187 篇上疏中,有35 篇指名道姓地弹劾了61名官员的贪腐或不当行径,由此当时出现了“包弹”的谚语,“有包弹”和“没包弹”便是贪官与廉官的分水岭。
我在想,为什么后世更喜欢那个倒坐南衙、为民做主的包青天呢?或许从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中能找到答案。现藏于开封博物馆的《开封府题名记》碑,原立于北宋开封府衙署之中,该碑刻着146年间183名历任开封府长官名录,其中不乏范仲淹、蔡襄、欧阳修等千古名人。包拯是第93任知府,应位于第3行正中,但现在碑上他的名字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深深的指痕。原来,老百姓每每见到包拯的名字,就不禁以手触摸其名,表示对他的敬重和缅怀。久而久之,包拯的名字就从淡化到凹坑,从史册到传奇。今人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并非是形容词,而是真切发生过的,背后蕴含的是感天动地的民心力量。
宋史记载,“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在包公的治下,老百姓终于有了说理的地方,再也不用受贪官污吏的吃拿卡要。北宋兴起的《戒石铭》书有:“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有了包公,下民亦难虐矣!
心香透千年,包公为百姓伸张正义,百姓自让他永垂不朽。这一点,《开封府题名记》碑前来来往往的游人可以证明,开封那一泓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水正在诉说。(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