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千镜涵忠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添加日期:2019-10-24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东吴博物馆内有个“千镜堂”,展示了从史前文化时期到清朝四千多年间各类近千面镜子,其中铜镜系列数量之多、类别之丰富、品质之上乘,在国内众多博物馆中位列前茅。这品类繁多、内涵独特的古代铜镜,不仅有较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还能触动人的联想,由古及今。举目环顾,感觉似乎大千世界诸多要义,在窥镜的“面面相觑”中,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譬如三叶铭带蟠螭纹镜,这面铜镜镌刻有铭文,曰:“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不禁让人想起宋代名相吕蒙正的故事。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皇帝为状元写诗赐宴就是从他开始的。自988年起,他当了多年宰相,是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又是第一个书生宰相、状元宰相。吕蒙正为人宽厚质朴,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镜中的故事记载,宋太宗时,朝中有官吏家里藏着这面古镜,据说能照见二百里远。该官吏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吕蒙正,以博取其好感。弟弟找到吕蒙正,说起此事,吕蒙正笑着对弟弟说:“我的脸面不过碗碟大小,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吗?”弟弟当即面红耳赤,不好再说什么。这个故事出自《宋史·艺文志》中欧阳修的《归田录》,欧阳公记录这个故事后感慨:“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即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深为叹服,不觉拿吕蒙正比作唐朝宰相李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可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啊!

  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还记载了一件吕蒙正的小事,说是他刚担任参知政事,一次进入朝堂议事时,有一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充耳不闻,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却非常生气,要去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问。退朝以后,同僚们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追究谁人如此放肆,吕蒙正却劝说,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也许就终生不能忘记,多了一个刚共事就心有隔阂者,那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好。不知道这人的姓名,反而多一个不会心存芥蒂的同事,这对我来说能有什么损失呢?周围人听了这话都无不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说到镜子文化,不禁勾起对中学课本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回忆。这篇名篇写道“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的邹忌,在早晨穿衣戴帽时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于是问家人,结果从妻子、妾和来客口中得到的是一致答案,自己比城北徐公帅。但邹忌本人客观,仔细看了徐公,感觉自己还是不及对方,再照镜子,又明白差的还不是一点点,于是,明白了妻、妾和客人不如镜子客观的道理,妻子偏心于他、妾畏惧于他、客人有求于他,这种种的主观原因,就会导致人不如物之客观。

  千镜堂中春秋时的吴王画像镜、隋代的瑞兽铭文镜、唐代的金背十二生肖镜……让人感叹前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醒世隽语,更感受到这“千镜涵忠廉”的人文意蕴。(刘放)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