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相关处、室: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best365体育app下载“徽商筑梦”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赛区参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 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 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 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三、参赛条件
创业项目参赛条件对接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可参加高教主赛道、职教赛道以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高教主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职教赛道分为创意组、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商业组。具体参赛方式和要求详见附件1。
四、参赛队伍要求
每个系全力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学校将根据各系报名人数、作品质量等情况择优推荐至省赛,具体参赛要求如下:
1.各系要切实抓好本次大赛相关工作,参赛总人数不少于系在校生人生的30%。
2.鼓励其他相关教师发掘、指导具有潜力的学生积极组队参赛。
3.每个参赛队队员为4-5人。
4.参赛队伍应有明确的项目指导教师1-2名,参赛作品提交后不允许增减指导教师。
五、校赛安排与奖励
1.报名阶段。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校赛作品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各参赛队需同时提交作品至所在系部,各系应在7月20日17:30前根据系统申报的参赛作品总数,按下表限额(“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校赛由团委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报送推荐校赛作品的汇总表(附件2)。
2.比赛阶段。7月25日之前完成校赛,并按参加校赛作品总数的10%、20%和30%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之后根据省厅分配的各赛道限额,按序推荐各赛道相应项目参加省赛。
3.相关奖励。校赛获奖同学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可以申请以参赛作品替代毕业设计(替代办法由各系自行确定),其他相关奖励按照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4.有关说明。往届获奖参赛作品参加本届比赛时需要在汇总表内备注曾经获奖的最高等级,并且在本届比赛中拟授予的获奖等级需超过往届才能获奖。往届获奖参赛作品修改完善后的文字复制比例不高于30%才能作为新作品参赛,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六、联系方式
1.比赛工作QQ群为:807672786,请各系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同时通知有意向指导参赛的教师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2.联系人:
陈 辉 电话:5971113
鲁 楠 电话:5971073
卢 菊 电话:5972959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
教务处 团委 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