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报道我校创新创业工作
日期:2018-10-19 15:00 来源:招生就业处 通讯员:王海生
10月18日,芜湖日报以“用创新精神点燃青春梦想”为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全文转载如下:
用创新精神点燃青春梦想
创业,已经成为时下大学校园里的热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创客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用创新精神点燃青春梦想。
国庆小长假的前一天,best365体育app下载的大门外已经热闹起来,拎着大包小包的学生匆匆离开校园,开启了假期的旅程。与熙熙攘攘的校门口相比,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却显得安静许多。这里咖啡香气弥漫,音乐悠扬,一间间办公室里,一群年轻的身影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学以致用 迈出新起点
两个多月前,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江涛带着“校易帮”入驻了孵化基地。“校易帮”是他和小伙伴们共同打造的一个校园招聘平台,更是他将专业知识倾注于市场实践所迈出的第一步。
之所以选择招聘平台创业项目,缘于江涛在大一期间的一次社会实践。那一年,他和同学们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和应届大学生应聘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做过一些市场调查。调查发现,无论是专场招聘会、还是线上直聘,对企业来说,总会因为信息获取不充分,造成招聘成本的增加;对学生来说,也会因为对企业信息了解不够,错过很多机会。
“和一些招聘网站相比,我们平台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数据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能够为招聘双方提供真实全面的应聘信息,便于学生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对接。”江涛说,帮助校友找工作,就是“校易帮”的创立初衷和发展目标。“从高校园区起步,立足芜湖,向长三角地区辐射。”目前,江涛为“校易帮”制定了阶段性发展计划。计划的起点,或许就从假期里,他背着书包到一家家企业登门拜访开始……
“学院一直把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安徽商贸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强说,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催生了一批“校易帮”这样的创业项目。
网络科技项目受大学生青睐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对网络科技项目尤为热衷,这一点,从best365体育app下载的一份通知中可见一斑。6月21日,学校官方网站发布一则《关于2018年校内大学生创业园项目申报名单的通知》,在57份创业项目中,近三分之一的项目都选择了网络科技创业方向。经过专家评委的层层筛选,最终入驻孵化基地的14个项目中,网络科技创业项目也占了4个名额。2016级物联网应用专业学生高帆的奇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便跻身其中。
奇点,天体物理学中将其定义为密度无穷大的点。选择这个概念作为公司名称,能看出高帆对公司发展潜力信心十足。事实上,“奇点”的确让这个年轻人尝到了初步成功的兴奋和喜悦。
去年暑期,高帆在杭州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实习,第一次接触到微信小程序设计开发。那时,正是微信小程序逐渐发力的阶段。“在杭州,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应用很快,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互联网企业“唯快不破”,稍微慢点,就会被同行甩在身后。回到学校后,高帆便开始着手创建奇点网络科技公司。2018年3月,奇点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半年多时间里,团队先后为本地的多个知名餐饮企业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和团购APP上的单一购买不同,小程序使用简单,而且非常‘智慧’,它不仅可以让顾客参与优惠活动,还能提供预约、点单、支付、互动等多种功能。”高帆说。
和高帆力求打造的“智慧餐饮”相似,李从宇一直将目光锁定在校园互动方面,他所运营的“青创校园”是众多校园新媒体公众平台中的佼佼者。“青创校园目前已经运营了全省60多所高校的QQ公众号,粉丝30多万人,现在正重点打造芜湖大学城QQ公众平台。”从最初创业时的单打独斗,到如今形成一支数十人的团队、全省各地到处兼并收购高校自媒体平台,李从宇和他的团队通过一个个平台的建立,努力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资讯服务和互动交流体验。
为梦想而奋斗 学子创业正当时
“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努力奔跑,不管最终是否成功,努力终究是没有错的。”这是育树琴行墙上的一段寄语。在这面墙前,叶超正怀抱着吉他,弹奏着他熟悉的旋律。
叶超痴迷音乐,对他来说,创业,只是坚持自己梦想的一种表达。从14岁开始,叶超便迷上了音乐,一把吉他陪伴他度过了青葱岁月。没想到,进入大学后,音乐教育成了他的创业项目。
正如墙上的寄语一样,当你在为梦想而创业时,又何必太在意成功或失败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习数字媒体专业的郭子薇,尽管经历了很多坎坷,却一直在为她的梦想奋斗着。在孵化基地的“整点文化”里,郭子薇伏在电脑前,一遍遍地修改着设计方案。“做广告设计这一行,要能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郭子薇的经历,让她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郭子薇从小学习美术,对绘画、设计也情有独钟,高中毕业后,她便独自去了西安,在当地的一家大型游乐城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工作以后才知道,眼泪是咸的。”她原先天真地以为,工作后离自己的梦想可以更近一点,可随着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更需要好好学习,于是,她辞去了工作,又重新回到了青葱校园。
“设计,不止整一点点”——这是“整点文化”海报上的宣传语,更是蜕变后的郭子薇对设计更深层次的解读。
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当其时。无论是立志在专业领域有所发展的江涛,还是坚守梦想砥砺前行的叶超和郭子薇,亦或是已经小有成就的高帆和李从宇,他们只是这座校园里众多创客的一个缩影。作为人才的培养地与输送地,高校一直在做的,就是为这些青年创客们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与自由的平台。
“学校斥资500万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抽调专门人员从事创业实践指导服务工作,划拨专门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总体实现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的四个到位。”张强介绍,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体制机制构建、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搭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开拓创新、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商贸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路,“学院尽最大努力做好后盾,为大学生们在创业浪潮中扬帆起航增添一份助力。”
原文链接:http://epaper.wuhunews.cn/whrb/pc/content/201810/18/c54607.html